910万辆!2025H1新能源战报:中国品牌贡献六成销量
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产业格局演变(2025年1-6月)
2025年1-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,BEV(纯电动)和PHEV(插电混动)车型总销量达910万辆(数据来源:Rho Motion),同比增长28%,呈现稳健增长态势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中国市场继续领跑全球,贡献超60%的销量(约546万辆),欧洲(20%/182万辆)和北美(12%/109万辆)市场共同构成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支柱,三地区合计市场份额达92%,展现出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。
一、全球主要品牌市场表现
根据韩国 SNE Research 于 2025 年 8 月 5 日发布的报告:
比亚迪以近200万辆的交付量保持全球领先地位;吉利集团通过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,实现超过70%的同比增长,跃居全球第二;特斯拉面临阶段性调整,销量同比下降13.2%。
二、区域市场发展特点
欧洲市场:
大众集团上半年全球BEV交付量达465,500辆,同比增长47%。其欧洲本土市场表现尤为突出,销量同比增长90%,市场份额稳定在28%左右。
北美市场:
通用汽车(GM)及其合作伙伴(含本田/讴歌)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94%,市场份额提升至16%。与此同时,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调整至约44%。
三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
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:
除比亚迪和吉利外,奇瑞、小鹏、蔚来、理想、零跑、小米等中国品牌持续扩大全球影响力,多个品牌进入全球销量前20榜单。
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:
大众、通用等跨国车企持续加大电动化投入,推动欧美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提升。
产业链协同发展:
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,关键零部件产业同步发展。其中,母排(Busbar)作为连接电池、电驱和电控系统的核心组件,其技术升级和供应链建设日益受到重视。
母排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:
材料创新:铜铝复合结构实现导电性与轻量化平衡
工艺升级:3D数控折弯和自动化激光焊接技术提升精度
绝缘技术:热缩、浸塑、PI胶膜等多方案并行发展
热管理:应对高功率密度设计需求
供应链建设重点:
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、多区域认证资质和本地化服务支持的母排制造商,更能满足主机厂全球布局的需求。
行业展望:
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,展现了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。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,既需要把握技术创新方向,又需要建立全球化运营能力,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。母排作为关键零部件,其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将继续支持行业健康发展。
人禾电子(RHI)作为中国领先的母排制造商,凭借在新能源车(NEV)供应链中的丰富经验,向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电池连接解决方案。公司与吉利新能源、蔚来汽车、小米汽车等多家主流新能源汽车整车厂(OEM)保持长期合作关系,并持续通过先进制造工艺和稳定交付能力,不断推动电气连接领域的技术创新。
注:所有数据均引自SNE Research,Rho Motion公开报告,市场占比数据经四舍五入处理。